5类和6类网线区别 |
发布日期:2012-04-26 | 浏览次数:978 |
网线中的超5类线和6类线有什么区别? 类线主要是针对100M网络提出的,当然对10M网络更是绰绰有余,其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半双工方式,5类线的标准最为成熟,也是当今市场的主流。后来, 开发千兆以太网时,打算在5类双绞线上运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发现,原有5类布线产品在支持千兆网应用时可能会有30%左右的信息点通不过电气性能的测试,即并非所有的5类线缆均可以运行千兆以太网,主要体现在电气性能是否满足千兆以太网所需的4对芯全双工传输要求,即从全双工传输信息出发,在四对芯电缆中,每对电缆及电缆对的不同组合,其NEXT等指标都应当符合规定的5类线缆的技术规范,每一对线都支持100MHz的带宽,4对芯共具有400MHz可用带宽,千兆以太网的设计运行频带正是400MHz。符合现有5类标准要求的双绞线工作于半双工时,只需要两对线具有100MHz可用带宽即可。因此,许多厂商把可以运行千兆以太网的5类产品冠以“增强型”(Enhanced Cat 5,5E)推向市场,美国的TIA/EIA 568A-5是 5E标准,“5E”也被人们称为“超5类”,这就是5E的由来。 后来之所出现6类、超6类甚至最近有人提出7类,主要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关系。按摩尔定律推算,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需求每18个月会增加1倍,计算机网络发展到千兆位以太网的出现,对综合布线系统提出了4对双绞线全双工的应用要求,这就是超5类线与6类线出现的背景。对于6类线,国际标准没有最终确认是定为200MHz还是250MHz,但厂家已经以250MHz作为指标进行生产,所以说用6类线跑千兆以太网是不成问题的。从现有的技术指标来看,6类线确实超过了超5类,但是6类线可能不会红火,一方面它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明媒正娶公开承认”;另一方面它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光纤。随着光纤技术的越来越成熟,性能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 双绞线的英文名字叫Twist-Pair。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典型的双绞线有四对的,也有更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电缆套管里的。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至14cm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一般扭线的越密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在网络组建过程中,双绞线的接线质量会影响网络的整体性能。双绞线在各种设备之间的接法也非常有讲究,应按规范连接。本文主要介绍双绞线的标准接法及其与各种设备的连接方法,目的是使大家掌握规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双绞线的标准接法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络的布线,每条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双绞线的标准接法不是随便规定的,目的是保证线缆接头布局的对称性,这样就可以使接头内线缆之间的干扰相互抵消。 超五类线是网络布线最常用的网线,分屏蔽和非屏蔽两种。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线要好些,在室内一般用非屏蔽五类线就够了,而由于不带屏蔽层,线缆会相对柔软些,但其连接方法都是一样的。一般的超五类线里都有四对绞在一起的细线,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明。 双绞线有两种接法:EIA/TIA 568B标准和EIA/TIA 568A标准。 T568A线序 1 2 3 4 5 6 7 8 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T568B线序 1 2 3 4 5 6 7 8 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